笔趣阁 > 玄幻小说 > 智途 > 第3 48章 风起拂衣去
    “天地之威?”谢少安不解。

    “大清兵强马壮,势头正盛,又有明主,能顺势而为,很难匹敌,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,就是人少。”朱天赐解释。

    “不错,我大明人口繁盛,就算以十人换他一个,也足以把后金族灭,只是,你也说了,打仗不只靠人数。”谢少安摇头。

    “那就想办法让他们减员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?”

    “当大清击败李自成,理顺了北方,必然会纵兵南下。”朱天赐慢慢地道:“我的计划是,那时掘开黄河,水淹清兵。”

    “哪得死多少人,还要背上万古骂名!”谢少安断然拒绝:“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我大明不能这么干!”

    “有什么不可以的?”朱天赐不以为然,“后世某位元首,为了阻止倭寇南下,炸开黄河花园口,淹死平民近百万,受灾近千万,并引起河南大饥荒,死亡几百万,但因为成功破灭了倭寇三个月侵占中华的计划,不管当世还是后世,都是褒贬不一,并未受到多少唾骂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,有先例?”

    “不是先例,是后例。”

    “干了。”谢少安一咬牙,“事到如今,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,否则我大明就完了,但此事不能由我大明背负骂名,就由我一人承担,此事用不了多少人,我毕竟还是锦衣卫镇抚使,这点便利还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也好,具体怎么做,我就不操心了。”朱天赐点点头:“大水不仅能淹死不少清兵,而且使他们失去骑兵的机动性,更使其势气大挫,顺天义军可以趁势与之决战,那时,不管谁输谁赢,清兵必然元气大丧,再无力南下,有了足够的时间,南明只要有明主,不难复兴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异样的目光看他:“我原先还觉得这个计划只是凭空想像,既然公主想试,我只能勉为其难,现在倒是觉得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耸耸肩:“有朝廷在背后暗中推动,想不成功都难,除非你的本事太滥,把事情搞砸了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傲然道:“放心,我谢某自幼无书不读,又曾在军中效力多年,有公主的支持,又有完整的计划,如果还不能成功,我也没脸再见公主,唯有一死以谢我大明。”

    “最主要的是顺应大势。”朱天赐补充:“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,而不是只靠少数的士绅,这才是成败的关键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担心我会对我的那些故旧放一马?”谢少安坚决地道:“你放心,为了我大明能够长久,就算我的家族,我也不会手软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看了看他腰边的绣春刀:“这样的话,你就不能再用你谢右使的身份了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同意:“这我早就想到了,我已经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,薛平之,唐代薛仁贵大将军的后人,出身名门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赞道:“薛,谢,倒是相***之,平天下,这个名字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。”谢少安说道:“我还会深入浅出,尽量少接触外人,安心当我幕后军师,避免被人认出来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点头:“我也正是这个意思,所以才安排顾全当首领,我已经交待他凡事听你的安排,以他的性格,一般都不会违背你,如果换成沈庄兴,他不是一个肯服人的人,早晚会死在你手里,因此还不如早早就把他带走,免得义军将来起内哄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你带他走是因为这个?”谢少安不解,“那你为什么费尽心力从公主手里把他们保下来?”

    “我原来以为可以得几个死士。”朱天赐轻叹:“我失望了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眉毛一挑:“看来他们跟着你凶多吉少啊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要看他们的选择了。”朱天赐道:“我至少要保证他们不会把义军和你的信息透露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得很周全。”谢少安问:“还有别的安排吗?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个。”朱天赐道:“顾全是一个老实人,我希望他有一个好下场,因此,我交待他,与清兵决战之后,无论输赢,都要向南明投诚,在这件事上,我希望你能帮他。”

    “你放心。”谢少安拍胸口:“只要他明智,封公封候不在话下。”

    “当官就算了,他得罪了江南的所有士绅,跟他们共事早晚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保他代代富贵。”

    “有那么多仇人虎视眈眈,无权无势更免不了被挫骨扬灰。”

    “那要怎么着?”

    “我希望朝廷能许他带着他的兄弟和家眷离开大明国土,下南洋,避开这是非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这,我做不了主。”谢少安犹豫:“但我尽量促成此事,不过,我想,主上应该也不想让人在史书上写下卸磨杀驴的一笔,会同意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就放心了。”朱天赐伸了个懒腰:“我没别的事了,不过,你既然不想让人知道镇抚使的身份,这柄绣春刀就借我用一用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一怔:“你想借用锦衣卫的身份?”

    朱天赐笑道:“不错,锦衣卫身份在大明的国土上是能横着走的,哦,我不是想去招摇撞骗,只是想少些麻烦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犹豫了一下,将腰刀解下,双手递过来:“此刀随我多年,寸步不离,还请朱公子珍惜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顺手接过来,放到床边:“不就是一口刀么,好,好,我会珍惜它的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盯着绣春刀,很是不舍,直想抢回来,他叹了口气,从怀中取出一个圆头方形铜牌,上面镂刻着“锦衣卫右千户使正千户”的字样,“仅有绣春刀是不够的,还要有令牌才行,这是我的一个手下的令牌,他被选入锦衣铁军,奉上令随公主以太子之名南下,却不料枉死在小小的望月客栈,此物能保你在我大明治下所到之处畅行无阻,我会把你的名字报备上去,不怕被人查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接过,啼笑皆非:“那我岂不成了你的手下?”

    他又道:“看来我不带走沈庄兴他们,几个人早晚会被你弄死为手下报仇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得太多了。”谢少安道:“一入锦衣卫,生死就不由自己,死也是为大明而死,死无遗憾,我也不会被仇恨迷住眼睛。”

    “至少到现在你还记着这仇。”朱天赐说道:“咱们说好了,我只是借这个身份用一用,我可不受你们约束,更不会为大明而死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你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,我大明能够屹立不倒,你就有存亡续断的大功,没人敢要求你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好,其实我也不怕什么,只是怕麻烦而已,哦,就这一块,还有吗?”

    “还要?”谢少安有些恼怒:“我锦衣卫铁军在江南一路当者披靡,没有哪个势力敢挡,想不到在一个小小的客栈栽了跟头,造成两死两伤,把姓沈的千刀万剐了我都不解恨!哼,死的另一个是向左使的手下,我只有这一个,没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,把你自己的那块也借我使使?”

    “什么?给你了我用什么?”

    “你现在已经不是锦衣卫,只是公主的密使,万一哪天不小心把令牌让人看到,岂不是泄露了身份,不如让我替你保管。”

    “我会好好保管的,再说,你拿去也没用,大明就两个镇抚使,谁人不知,你一拿出来恐怕就露了馅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以冒充你呀,这样可以给你打个掩护。”

    “咱俩长相不同,身高也不一样啊,认识我的人不少,恐怕瞒不了人。”

    “这你别管,我又不轻易用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犹豫了一会儿,从怀中又取出一块令牌:“好,公主吩咐,一切听你的,你要就给你,不过,我会向公主禀告。”

    “随你。”朱天赐顺手接过,看也不看将两块令牌一起塞进怀里,“我交待完了,你去催催我的饭,昏了一天两夜,我都饿坏了。”

    谢少安站起来:“你用了我的绣春刀,把你的剑借我罢?”

    “不行,腰刀就是作个样子,我使不惯。”朱天赐按住腰边:“我这剑可不能轻易送人。”

    “你,小气!”

    谢少安没好气地哼了一声,转身就走。

    他其实并不生气,只要大明无恙,别说小小一柄绣春刀,就是要他项上人头,他也绝不皱眉,这姓朱的虽然想法奇特,但思维严谨,并非发疯,他现在都有些相信真的有人可以穿越时空,这世上无奇不有。

    朱天赐从床头里边取过自己的小包袱,解开把腰刀一起包好,绣春刀比长剑短一些,藏在厚衣里,倒也不怎么显形。

    然后他舒心地仰躺在床上,轻轻哼起了后世的一首歌:

    “手中雕刻生花,

    刀锋千转蜿蜒成画,

    盛名功德塔,

    是桥畔某处人家。”

    这顺天义军是无意中促成,如果真能改变历史,阻止蛮清阻碍中华,也不枉来此一遭。

    不过,既然这世界连崇祯帝都没有,历史完全可以重画。

    他现在准备风初起时,便拂衣而去,不带走一片云彩。

    不多时,沈庄兴端来一海碗牛肉面,碗大得像脸盆一样,里面有大块大块的牛肉。

    明朝法令,不许杀耕牛,否则有笞徒之刑,就是打屁股和流放,但顺天义军是反朝廷的,却不听这一套。

    朱天赐看着牛肉,微微皱眉:“你去传令,哦,让顾全去传令,以后顺天义军也不许杀耕牛,否则一律编入敢死队,有战事冲在最前面。”

    沈庄兴咽了口唾沫,心道:“这牛肉是为你现杀的小牛犊,我都没敢尝一口,如果这也不许,那与不许,这义军也当得太不自在了。”

    他心中虽有异议,却不敢多说,领命而去,反正自己也不会留在义军之中。

    朱天赐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牛肉送到嘴里,味道很是不错,质嫩爽口,油而不腻,不由食欲大动,风卷残云一般大快朵颐,早忘了刚才立下的规矩,再说自己只是吃肉,又没有杀牛。

    “想不到起义军里也有好厨子,比黑风寨的老王头强多了,想必是新收的,嗯,我要不要带个厨子上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