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明日娇 >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意气
    碧中带金的叶片在水中伸展开,氤氲白雾散出沁人的芳香。

    两个年岁相近的少女在雕花木桌旁坐着闲谈,绿漪听出她们要说的是与萧王府有关,觉得事关重大,便打算去把窗子关了,再去门口为她们守着,被萧佑薇嗔了一句:“傻不傻,咱们说的也不是什么大秘密,哪用得着那么大张旗鼓的,生怕那些钉子不来听吗?”

    绿漪讷讷地告了罪,装作自然地在窗边打理了一会盆栽,这才出去。自然,门也是开着的。

    尹昭儿将这一切纳入眼底,诚心诚意地说:“还是你想得通透,不像我家里,每回姨妈他们上门,我阿娘总要把人给引到阁里,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,确实是招了不少的闲话。像这样大大方方的,反倒没人来偷听。”

    毕竟四下开阔,只要有人靠近就能一眼看见。

    萧佑薇咽下一口茶,笑得双肩打颤:“那你可就错了,不是没人瞧,是没人敢来瞧。”她朝走廊上指了指,尹昭儿这才注意到,那儿竟然有双男人的靴子!

    顿时一惊,“那,那是?”

    “陶大人?”她反应过来之后拍着手笑得前仰后合。是了,有陶大人这尊大佛挡着,谁过得来?

    就是她这小姐妹也太奢侈了些,竟然让这位爷给她守门,不过这也能看出他们俩确实感情深厚,真好。

    陶九知耳朵动了动,下意识露出无奈的表情,心里算着这客人什么时候能走,他好进去跟丫头多待一会儿。

    尹昭儿是个聪慧的姑娘,也是个性急的姑娘,自己那杯茶水根本顾不上动,就问起了关于萧佑安的事。

    萧佑薇乐得见她关心哥哥,当然是有问必答。可是答得多了又怕这姑娘误会,最后自己主动解释了一句:“我上山前也是姓萧,同他有几分亲戚关系,相处起来就像是同辈兄妹,还算融洽。”

    要是尹昭儿已经成了自己的嫂子,倒是可以把实话告诉她,可现在还有些早,要是这姑娘不小心露出端倪被有心人发现,那就不好了。

    尹昭儿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,兴致勃勃地继续和她聊了起来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京都的一处锦绣高阁里却爆发了一场争执。

    红衣少年气红了脸,将出府的牌子一把扫落在地,愤然道:“什么破东西,既然做了这出府的牌子,我拿着它你们又不让我出去,这算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右边座椅里的气质美妇人惆怅地按了按眉心,无奈道:“你年纪越发大了,怎么脾气也大了起来?不让你出去自然是因为爱护你,怕你在外面受人欺负,你就体恤一下我们这些长辈的心,不要再吵闹了,莫惊动了老祖宗。”

    听到老祖宗几个字,少年的气势略微下了一些,仍是不满地嘟囔着:“我体恤有什么用,谁能替我想想?我都在家里禁了快半年了,现在要是给我出了府门,哪边是东哪边是西我都不晓得,更不知道这些日子京都里的变化,过往的朋友散得干干净净,如今我就剩高芜一个好兄弟,你们还不让我去见他!”

    还没等妇人说话,他先一步气愤地堵上她的嘴:“一开始你们说他要读书,要准备科考,不好被打扰,我就忍了,可那回我溜出去看,你们是怎么对他的?就那么两间破草屋子,咱们家最次等的下人住得都比他好!说要给他安排书童,结果你们就派了钱家那个小子过去,说是让他伺候人,实际上就差没让高芜放下书去伺候他了!”

    “高芜是救过我命的人,人家读的是圣贤书,门罗山上的仙姑都说过,他以后是要考状元的,状元啊!你们就让未来的状元爷,去给一个没脑子的下人端洗脸水?”游秋月气喘吁吁地数落出一堆,想着大半年前看见的那一幕就来火。

    游母看见他为了一个外人这样激动,甚至对着自己的母亲咄咄逼人,不禁悲从中来,攥着帕子嘤嘤哭泣起来,让游秋月一瞬间慌了手脚,想哄哄母亲又拉不下脸,加上自己那没处消解的怒气和怨气,最后把头一扭,固执地对着墙瞪眼。

    龙头拐杖在门槛旁边重重一敲,两个妙龄少女搀扶进来一个老态龙钟的威严老妇,落座以后骂道:“忤逆子,为着一个外人,你就要对着亲生母亲这样发难?你眼里头究竟还有没有游家的列祖列宗?”

    又来了,什么事都要扯上列祖列宗,好像他关心一个人就是不可饶恕的罪孽!

    游秋月烦躁地抓抓头发,几度把即将出口的激烈言辞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游老太君说了他一通,末尾放缓了语气劝说道:“你不明白,现在世道乱着呐,外头有尊煞神,动不动就到别人家里干些抄家灭口的事,你是没听见那些人临死的嚎叫啊,听了准要连做好几天的噩梦。要是碰见你这样好模样的少年郎,抓回去可就不一定放你回来了,万一你有一句话说错,没准就要丢了小命!”

    “嗯?煞神,说的是谁?”游秋月疑惑地挠挠头,隐约记起来好像听小厮提过,可是自己成天琢磨着怎么跟老爹抗争,听了也没往心里头去,难不成他被罚禁闭的这几个月里,京都还真出了什么大事?

    游老太君抓着孙子的好奇心,把陶九知渲染得好像地府里爬出来索命的厉鬼一般可怕,为的就是让孙子打消出去玩的念头。

    她这个孙儿天资聪颖,嘴甜心巧,最得她喜欢,可自打他从门罗山回来就跟中了邪一样,几次因为那个高芜跟家里闹腾,最过分的一次,他在外面跟永平侯府的公子起了口角,两人当街打了一架,孙儿把那个怂货打得满地找牙,结果害得他爹被参了好几本,一怒之下把他拽进书房里关了四个月!

    说起来,那次也是因为这个高芜。

    哼,什么状元之才,她可没看出来,要真是什么好儿郎,怎么又有曾在门罗山为奴的说法?

    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.biquge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