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玄幻小说 > 智途 > 第343章 天下大势
    朱天赐翻阅着记忆里的有关知识,说道:“这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,皇帝一个人管理不了繁杂的事物,就需要给大臣分权代他管理,天下太大,朝廷就要分权利和利益给外臣,这就是封、建,而人的欲求是无穷的,总是会想得到更多的权利和利益,此消彼长,朝廷在方方面面就会逐渐失去约束,唐朝有藩镇割据,明朝有军队糜烂,而大明则是士绅阶层靠着享受税赋优待,逐渐积累了足够的财富,并控制了天下大部分利益,他们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,更多的粮食,更多的钱财,才不管百姓的死活,才不管朝廷是大明还是大清,或者是大顺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怔怔了好一会儿,才咬着细牙一字一字地道:“士绅阶层!”

    其实她父皇也早就知道皇权已经被大大削弱,才尝试着想用宦官集团将权力慢慢收回来,却遭到以东林党为代表的士绅阶层顽强的抵抗,恰逢北方大旱,朝廷无力赈灾,导致流民作乱,危及皇朝,而她冒充太子南下,就是想以雷霆之势清除江南匪患,稳定江南形势,并为太子造势,为大明保留半壁江山,以图复兴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局内人,她尽管了解天下的形势以及很多具体的事件,却从来没有人如此清晰地告诉她事情的本质。

    她对读书人抱有天生的好感,而现在却有人对她说,正是读书人享受免税免赋,才造成朝廷的钱权流失,以至无力赈济灾民,使得大明面临覆灭,原来读书人都是附在皇朝身上的蚂蟥!

    但这也不全怪读书人,华夏诸朝大都是用儒家学说来治理天下,因此向来秉承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,优待读书人,难道这也是错么?

    奕宁公主心里一片混乱,她虽然早熟,但毕竟年幼,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。

    “现在天下最基本的矛盾是,承平日久,人口越来越多,而财富却越来越集中,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活下不去,他们不造反就只有死,这天下哪有不乱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说的这些是后世之人的分析,也未必完全正确。

    天色已经渐渐亮起来。

    奕宁公主好半天不说话,终于,慢慢抬起头来:“我大明的命运莫非已经注定?”

    朱天赐淡淡地道:“天下大势,浩浩汤汤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”

    说出这句名言,自然生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。

    奕宁公主为之气夺,露出深思的神情。

    朱天赐顿时从心底向外荡漾:装逼的感觉真爽!

    但他毕竟不敢冒领这种荣耀,补充道:“这句话是后世一个伟人说的,却是对历史规律的归纳,是颠簸不破的真理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艰涩地道:“难道就没有办法挽回了吗?”

    朱天赐想了想:“也不尽然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奕宁公主精神一振,盯着他看了一会儿,然后恭恭敬敬地施礼:“还请朱公子教我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慢慢地道:“只要能顺应大势,解决如今社会最基本的问题,下个皇朝未必就一定是大清,也可以是大顺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顿时泄气:“我大明还是要亡啊!”

    朱天赐悠悠地道:“也未必就不能是南明。”

    “南明?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一怔,但她极聪明,很快就想到了:“你是说,现在北方已经不可为,我大明可以依靠南方学南宋而得以延续,或者复兴,就象东汉?”

    南宋虽然最后仍然被元朝覆灭,但毕竟续存了不短的时间,而东汉的刘秀在战乱中崛起,重新统一天下,延续大汉的荣光,她当然希望大明能像东汉那样复兴,至少像南宋得以划江而治,得以苟安。

    “不,历史上确实有南明,但没过多久就被灭了。”朱天赐丝毫不留情面。

    “啊,那怎么办?”奕宁公主再度惊慌,她眼眸一转,立即又沉稳下来,“朱公子,别卖关子了,有什么好计还请直言,你的条件我无有不允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要的就是她这句话,刚才隔壁那伙人开枪打死了她几个手下,已是必死之局,必须有重大的利益作交换,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。

    “南明要站住脚,首先必须解决最基本的问题,让老百姓都能吃得上饭,活下去,这个问题并不难,南方粮食有余,纵然有众多北方难民拥入,只要管理得当,这一关好过,但要想长久,朝廷手里必须要有强兵,就必须有足够的财富支持,但你是知道的,大明朝廷没钱,这就难办了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咬牙道:“我可以抄一些大蛀虫的家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个办法,但也只能临时应应急,抄个一两家没什么,但如果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财富从士绅集团手里夺回来,是行不通的。”朱天赐不留情面,“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,会抱团拼命的,大明朝廷现在仍然靠这些士绅阶层的支持,如果连他们都抗拒朝廷,南明只会垮得更快!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皱着眉,艰涩地道:“我们可以改革税制。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是办法,但一样行不通,只要动士绅阶层的利益,就一定会遭到他们的抵抗,任何方法都不行!”

    “那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财富大都在他们手里,必须把大部分财富从他们那里夺过来,南明朝廷才可能长久,而要想复兴,则必须得到大部分基层百姓的支持,就要把财富的一部分匀给他们,这就更难了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眉头越皱越紧,她也觉得这是个无解的难题,大明要想续存,就必须大挖自己的墙角,也因此会把自己挖塌。

    “我这里有一个办法,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南明还会得到士绅阶层更加的支持,而且还会得到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,不仅如此,还会有额外的一支力量帮助南明抵抗清兵,让南明有足够的时间来壮大自己。”

    “这怎么可能!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不信。

    谋取士绅阶层的财富,就像要他们的命,还让他们心甘情愿?

    这简直是做梦!

    连做梦都不可能!

    大明已经穷得连兵都养不起了,哪有那么多财富去换取老百姓的拥护,就算能从士绅阶层嘴里抠点出来,也杯水车薪啊。

    更何况这天下局势已经比较明朗,就这么几支力量,让闯贼保护大明,那简直是与虎谋皮,更何况刚才已经说过,闯贼占了京城之后很快会败给清兵,必然会南下来祸害大明江南,怎么可能还指望他们。

    朱天赐指了指自己:“能帮你解决问题的,只有我,也只有我,才能帮你抵抗大清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上下打量他:“你,一个人?”

    开什么玩笑?

    牛皮也不是这样吹的,直接把天吹破了,那就不是牛皮了。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我一个人。”朱天赐笑道:“我会拉起一支力量来,而且会飞快地成长壮大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冷笑:“凭什么?”

    “机会。”朱天赐微微一笑:“眼下有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机会?”

    “别急,我慢慢给你分析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洗耳恭听。”

    朱天赐悠然道:“南明必须把财富、权力、土地从士绅阶层夺回来,但南明自己不能动手,必须引进另外一股力量,先把士绅阶层彻底打倒,南明再来收拾残局,那时士绅阶层只能依靠朝廷,想不支持都不行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眼光大亮:“你想充当这股力量?你行不行?”

    这么一说,还真有可能。

    朱天赐慢慢地道:“我现在要什么没什么,所以,我要借助其他的力量,比如,我要打大顺的旗号,我要收拢更多的人手,比如,客栈里的那几个人,他们手里有枪,我还要收编附近的强盗,另外,在初期还需要你的暗中支持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眼光越来越亮:“没问题,那些人我留给你,你需要什么帮助,我都满足你,只要我大明能续存,我可以做任何事!就算将来事情败露,我不介意一个人背负所有有骂名!只是,仅凭这些,还远远不够,你还有什么招数?”

    朱天赐轻轻一笑:“打劫富人,财富会聚拢的飞快,雪球会越滚越大,迅速席卷整个江南,只是初期我希望你能派人给我通报附近官兵调动的信息,让我避开他们,能够成长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,还有吗?”

    “三天内,你把常德府的大部分官兵调走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,我现在的身份是太子,以勤王的理由调他们去南京,他们不敢抗旨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够了,剩下的就交给我,不过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过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会进行均田,南明如果足够明智,最好把这种土地关系延续下去,对大家都有好处,当然,我会保留一些自由的土地,让南明在接管后,能够安抚原来的士绅。”

    奕宁公主极聪慧,立即看出其中的妙处。

    一群打着大顺旗号的乱兵先把江南祸害一遍,带走大部分财富,但土地却带不走,只能分给平民以得到更多人的支持,来壮大兵源,而这些土地在重归大明治下后,如果大明承认既成现实,也将得到这些平民的拥护。

    大明有了土地,还怕没有财富吗?

    这些土地都是要收税的!

    那些免税的福利,也就是部分财权,大明当然也要顺势收回去。

    至于士绅,只能怨他们自己倒霉,还要看朝廷的脸色来止损,以期多分一点点土地。

    这样,大明朝廷的口袋很快就会鼓起来,用来养兵抗敌,何愁不能抵御清蛮,甚至复兴可期。

    而对于扯着大顺旗号的乱兵,绝大部分平民就会盼着他们快点来分田,兵锋所指,响应积极,甚至很多刁民会自发地起来暴动,来迎接大顺军,这股大顺军也会迅速膨胀。

    奕宁公主也迅速看出其中致命的要害,她盯着朱天赐:“我有一个问题,当你的势力足够强大后,也可以席卷天下,顺势灭了我大明。”